重伤的“熊猫血”女老师出院了
日期:2015/11/27 15:17:36 来源: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
昨天,重伤的“熊猫血”女老师陈亦君出院了。她和家属高兴之余,充满了感激,他们想感谢的人很多很多,温州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、撸袖驰援的“熊猫侠”们、一直关心和支持他们的领导、同事、学生……
一夜之间:急需的“熊猫血”有着落了
陈亦君今年49岁,和丈夫许美良都是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老师。8月19日上午9点左右,陈亦君不慎从二楼摔到一楼的草坪上,直到3个小时后,外出回家的许美良发现后,将她送到温州市人民医院抢救。而此时,大家才知道陈亦君的血型为RH阴性O型,俗称“熊猫血”。
当时,陈亦君已脑出血、脑颅骨重度损伤,脾、肺也有不同程度损伤,并且一只瞳孔已经变大,手术迫在眉睫。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是缺血,市中心血站“熊猫血”告急,陈亦君全家除了她没有一个人是“熊猫血”。
陈亦君的弟弟在微信“朋友圈”里发了一条信息,为姐姐筹血。没想到,当天,许美良就接了200多个电话。包头、西安、青田、龙港等等地方,有的人来电,有的人直接跑到医院、到市中心血站献血。之后,雪君工作室主持人郑雪君也接到求助电话,当即联系了彩虹义工队队长许育满,许育满也马上组织献血志愿者为陈亦君献血,当天便筹血2100毫升。
8月19日当天晚上,市中心血站通宵加班,将血液进行处理;市人民医院还将在家休病假的神经外科主任童凌云叫回去,为陈亦君动手术,该院整个ICU也为此动起来,力求救下陈亦君。
最终,陈亦君一共接受输血近8000毫升,她将此事告诉在上海瑞金医院上班的表妹,表妹十分惊讶,“‘熊猫血’竟然能输到8000毫升,太不可思议了……”
一个奇迹:如今已能下床行走生活自理
市人民医院ICU主任徐敏说,其实,对于每一名病患,医院都会全力抢救,但往往有些病人家属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担心而迟疑,这一迟疑不仅耽误了时间,也会影响医生的救治。但在抢救陈亦君时,他们得到的是许美良的完全信任和配合,在实施抢救时,医生就能把全部心思花在病患身上,而不是费心解释。
昨天,准备出院的陈亦君和丈夫都是笑容满面。陈亦君精神很好,许美良还特地买了一顶红色的帽子,为因手术而理掉头发的妻子戴上。如今,陈亦君已能下床行走,也能生活自理。
“陈亦君从抢救到现在的情况,真的可谓是一个奇迹,中间是一环扣一环,缺少任何一环都不行。血液的供给,家属的配合,病人自身的顽强生命力,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等等。”童凌云由衷地说。
“是啊,我这回是因爱得生。”陈亦君说。
一份感恩:今后希望能帮助更多人
许美良说,头两天,他整个人都处于几近崩溃的状态,但当他感受到这么多的热心人士都在关心和帮忙,他的心安定下来了,“我真的很感动,这么多不认识的人赶过来献血,我们学校的领导、同事,还有同学校友都从四面八方赶来鼓励安慰,医院的医生们、血站的工作人员们心甘情愿地为我加班……”
今年中秋节的时候,许美良特别委托他们学校的食品科学研究所定制了“君安”月饼,送给温州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表示感谢。当天,他还给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发了一条微信,“……救命之恩,永远不忘……”
昨天,许美良还送去了两块牌匾表示感谢,是他专门请温州市文联委员、温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元龙先生写的,“他一听事情经过,马上就为我写了这两幅字,真的很感谢大家。”
陈亦君说,今后等身体条件允许了,她希望能去帮助别人,不管是危急时刻为别人撸袖捐献“熊猫血”,或是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,她都义不容辞。